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
使用网站机器人登录

使用QQ账号登录

用新浪微博连接

切换风格 真名注册 找回密码
查看: 3100|回复: 1

药物性肝硬化

  [复制链接]
赵健明 发表于 2012-5-5 18:4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亲,你还没有登陆哦,无法享受到更多服务的,马上登陆。如果还没有帐号,请立即注册

登录账号查看更多精彩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真名注册 使用网站机器人登录 使用QQ账号登录

x

1.药物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硬化的机制
   造成药物性肝硬化的机制基本上可分为本质性肝中毒、特异性反应及胆汁淤积等.
(一)本质性肝中毒
   指药物对大多数人均有肝脏毒性作用,是能预测的中毒.尽管临床上使用这类药品已相对较少,其毒性作用不可忽视.
   1.直接肝损型
    药物不仅可引起肝脏损伤.也可造成胃肠、肾、肺、胰、脑、心脏等多种脏器损伤.
   2.间接肝损型
    药物干扰肝细胞正常代谢的某些环节.
(二)患者特异性
   指药物在肝脏代谢的产物对高敏感的人发生肝损伤.通常有1-5周潜伏期,损伤与药物剂量无关,不能复制动物模型.
(三)药源性胆汁淤积
   肝细胞对胆汁的排泄包括胆盐依赖和钠离子依赖两个机制.
2.药物性肝硬化的分类
   (1)小结节性或坏死性肝硬化:通常是由重度慢性药物性肝炎或亚急性药物性肝坏死发展而来.
   (2)伴有脂肪变性的肝硬化,形态学上为小结节或大结节性主要原因是甲氨蝶呤和无机砷.
   (3)胆汁性肝硬化:文献报道氯丙嗪、磺胺药、卡马西平等可引起急性肝内淤胆外,还可引起慢性肝内瘀胆,临床上有瘙痒、长期黄疸、皮肤黄染、脾肿大、大便色浅、出血倾向和脂肪泻等.
   (4)淤血性肝硬化:继发于肝静脉或肝内或肝内小静脉闭塞.
3.药物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
    多数为缓慢起病,亦可呈急性起病(但病理表现上仍为慢性炎症).症状为乏力、厌食、上腹不适、肝区痛、黄疸、尿色深等.肝脾肿大常见,可有肝掌或蜘蛛痣.多数同时伴有肝外表现,如关节痛、关节炎、皮肤粘膜病变、闭经、多毛、痤疮等.少数可找到LE细胞.如并发亚急性肝坏死,可出现黄疸加深、明显厌食、恶心、呕吐、出血倾向、腹水、少尿、肝浊音界缩小、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.也可并发门脉高压症、腹水等.
陈昌勇 发表于 2012-5-5 18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顶上去啊!{:soso_e130:}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真名注册 使用网站机器人登录 使用QQ账号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网站索引|联系我们|手机版|
Copyright © 2009 - 2022 成都工业学院学生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

蜀ICP备10029422号 |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126 号|技术支持:成长服务网|动力提供:成长服务空间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